腎衰竭|男教師腳痛貼鎮痛貼竟變末期腎衰竭 醫生揭原因:現1情況是腎病先兆【附10大傷腎惡習】

醫生診症室

撰文: 羅嘉欣

發布時間: 2024/06/17 18:56

最後更新: 2024/06/21 10:23

分享:

分享:

男教師腳痛因1舉動竟變末期腎衰竭,醫生提醒:出現1情況是先兆。

【腎衰竭/腎病/坐骨神經痛/止痛藥/鎮痛貼/傷腎】不少人出現肌肉疼痛都會貼鎮痛貼,但台灣有一名男子因腳痛而貼鎮痛貼止痛,結果竟演變為末期腎衰竭。醫生解釋,使用鎮痛貼正是他腎病惡化的原因,並指現1情況可能是患上腎病的先兆。

最新影片推介:

台灣腎臟科醫生江守山在節目《小宇宙大爆發》中分享,有一名男子本身患有第2期腎衰竭,作為教師的他亦非常聽從醫生吩咐,沒有亂吃止痛藥或聽信偏方。惟有一次覆診時,卻發現竟已演變至末期腎衰竭。

在醫生追問後,才得知該名男患者患有坐骨神經痛,由於醫生囑咐不能吃止痛藥、打止痛針,於是他將鎮痛貼貼滿右邊大腿及小腿來止痛。江醫生表示,男患者所使用鎮痛貼的數量,實際上已經超過他腎臟的負荷,也正是導致他腎病惡化的原因。

肌肉鎮痛貼恐傷害腎臟

江守山醫生曾在其Facebook個人專頁發文解釋,很多人認為,鎮痛貼到局部的劑量比較高,全身劑量較低,應該是相比止痛藥較安全的選項。

不過,口服止痛藥進入人體後,會先被腸胃吸收,然後再通過肝臟進行快速代謝,降低藥物濃度跟毒性,最後才到達腎臟。而鎮痛貼的成分則會直接進入血液,不經過肝臟代謝,直接對腎臟造成傷害。

出現夜尿可能是腎病徵兆

江守山醫生表示,一般人認為患上腎病會出現貧血、疲倦等症狀,但這些已經是末期腎衰竭的症狀。他提醒,若出現早期的腎臟障礙,即夜尿症,則可能是患腎病的先兆。

他又指,夜尿的定義是入睡後因尿意而起床的次數達2次以上。因為睡眠時大腦的腦下垂體後葉會分泌抗利尿激素,當腎臟接收後就會濃縮尿液。如果出現夜尿,就代表腎臟濃縮尿液的功能減弱或喪失,反映腎臟健康出現問題。

他指出,腎臟有自癒功能,如果受到輕微傷害也能自行復原。但如果連續多於7日出現夜尿情況,就代表腎功能一直未恢復,應盡快求醫。

10大傷腎惡習

台灣腎臟科醫生洪永祥曾在其Youtube頻道「腎寶思樂腎臟專科」公開10大傷腎惡習,綜合自己20年的從醫經驗,分析病人罹患腎病的種種誘因和生活習慣:

點擊圖片放大
+11
+10

第1名:水喝太少

身體不夠水分會直接影響腎絲球的過濾率,故盡量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,每天應該喝足體重3%至4%的水。

第2名:高油鹽糖飲食

有糖尿病、高血壓或痛風是導致腎功能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,故此減少外食次數和減少用過多醬料調味,可改用天然的蔥、薑、蒜、辣椒、香料等,多攝取天然的膳食纖維。

第3名:吸煙和空氣污染

這兩種物質不但傷害人體肺部,長期接觸會傷害人體血管和代謝。故此,吸煙人士應盡快戒煙,以保護腎功能。當空氣污染嚴重時,務必把窗戶關緊,避免外出活動。

第4名:高壓和捱夜

壓力和睡眠不足會造成免疫系統失調,更會導致血壓和血糖失控,是造成腎功能惡化很重要的因素。故此,他建議晚上11時前入睡為佳,並善用運動和冥想紓壓。

第5名:濫用抗生素和成藥

現在很容易能夠在藥房自行購買抗生素、感冒藥、消炎藥等成藥,造成藥物濫用。若多年食用止痛藥會造成慢性腎臟損傷。若需要服用成藥超過3天,最好遵從醫生的指引。

第6名:飲料零嘴加工食品

台灣受夜市文化影響,不少年輕人多喝手搖飲料和吃加工食品,少喝水或吃原型食物,或會增加腎臟負擔。

第7名:憋尿

醫生指,女士們在外上廁所不太方便,擔心公廁衛生養成憋尿習慣。他指出,憋尿輕則重複的泌尿道感染,嚴重可導致痛風、腎結石等,久而久之加速腎功能衰退,尿頻或漏尿等情況發生。

第8名:久坐不動

有研究發現,一天坐超過6小時,每增加一小時等同吸兩支煙的傷害,簡介造成壽命減短。故此,他建議打工仔如情況許可,盡量站著工作,或每30分鐘就站起來活動一下;下班後亦不要一直躺在沙發上。

第9名:錯誤的進補與保健品

洪醫生指,從他臨床經驗觀察所得,長期食用不合適的營養保健品或錯誤進補會造成腎衰竭。他建議,若需要長期服食一種營養補充品超過3個月,宜先諮詢腎臟科醫生,且定期追蹤腎功能。

第10名:使用錯誤的飲食飲水容器

使用品質不佳的微波場合和鮮豔顏色的碗盤筷子,會在不知不覺間吃下很多塑化劑和重金屬。

HKET 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。立即下載︰https://onelink.to/f92q4m

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最新資訊︰http://tinyurl.com/3dtnw8f5